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谈 | 博物馆跨界交通,您怎么看?

阿和 弘博网 2023-10-07


最近几年,各地的博物馆陆续和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开展了不少合作:一些以站点周边的博物馆命名的地铁站会邀请博物馆共同设计地铁站公共空间;地铁运营方不时推出博物馆主题列车;交通枢纽提供场地给博物馆办展览等等(往期链接:博物馆 + 交通 | 打破边界,融入人们的真实生活)。近日,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和成都航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商标合作、宣传合作、文创开发及销售、人员交流和票务合作等方面开启深度合作。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合作形式,弘博网邀请到博物馆人、媒体人和普通观众一同探讨这类合作的成果、问题和意义,思考其未来的可能性。


文化在城市运营理念中地位的提升


小编在整理案例的过程中发现,城市规划运营方对文化的重视,往往是博物馆与城市交通系统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将地铁站、码头、公路配套设施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做文化展示窗口,为博物馆积极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条件。此外,由于一些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本身已成为城市标志,带动博物馆融入城市空间便顺理成章。


金沙遗址博物馆 秦晴:

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成都地铁的初次合作是在2017年,成都地铁7号线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设置站点。根据成都市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地铁站应根据站点所在位置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个性化设计。因此,成都地铁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设计了主题站台空间,基于金沙文物元素和历史背景创作的图案和造型遍布两面巨大的展墙、立柱和天花板。从7号线金沙站发出的第一趟列车,便是金沙主题列车,也是成都地铁推出的第一列主题列车。此外,金沙遗址博物馆还曾与成都地铁合作推出了一款联名卡,由地铁限量发行,大受欢迎。



2020年,金沙文物进驻北京地铁6号线也有相似的因素。当时6号线已经在站台设置了一些综合信息岛,每个综合信息岛都有一个迷你展柜,希望有文化相关内容的展示。由于金沙前期的品牌推广效果较好,北京地铁对金沙有所了解,便联系了这次合作,由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展柜的设计与布展。

(相关报道:地铁里搭起迷你展厅,黄金面具、太阳神鸟亮相北京六号线



而今年与成都航空的合作,则有着近十年的基础。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本身就承载了古人飞天的梦想,又是成都城市形象标识的主体图案,便用作了成都航空的标志。随着近年来博物馆IP授权、无形资产等观念的成熟,金沙遗址博物馆便与成都航空开始商谈更加规范、规模更大、形式更多样的合作。




由此可见,城市管理者在为博物馆开辟更多展示空间的同时,博物馆也需要抓住机会,积极融入。由于交通系统与博物馆系统并非具有先天的相关性,因此博物馆在平日的宣传中积极开展品牌打造与推广,让更多圈外机构知晓,才更加有助于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进入更多人的生活。


南越王宫博物馆 章昀:

今年5月15日,南越王宫博物馆与广州地铁、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联合举办的《名城广州两千年——南越国宫署遗址及文物主题展》在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与观众见面。展览从考古关键柱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考古老照片和文物图片,运用手绘图画的形式,讲述南越国宫署遗址的考古故事。本次展览所处空间正是广州地铁一直致力于建设的“地下文化长廊”,意在将多元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地铁车站环境,传播历史文化、岭南文化。本次展览也被认为是其打造公共文化艺术社区的又一力作,市民在地铁出行中即可感受丰富的文化氛围。



前不久,南越王宫博物馆又将展览送进了天字码头。天字码头,是广州的著名地标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仍然屹立在珠江河畔的古码头。作为“广州第一码头”,珠江夜游的船只多从这里启航,是城市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更是广州对外展示的窗口。天字码头此次借升级改造之机,加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本地文化机构合作联动,将南越王宫博物馆本次的展览作为码头的一部分呈现给观众。




如何看待这样的合作方式?有何意义?


金沙遗址博物馆 秦晴:

一方面,金沙片区与金沙遗址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密不可分,金沙品牌的发展也跟整个金沙片区的交通、城市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金沙可以称作是成都的城市历史起源地,因此一直希望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加频繁。所以太阳神鸟图案作为成都城市形象标识,已经被应用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路灯上、立交桥上、井盖上、广场雕塑等等,是城市公共空间和金沙文化的嫁接



此外,地铁站中的展示空间、综合信息岛里的展柜应该首先是一个宣传的窗口,然后才起到一个文化阐释和公共教育的这样的一个功能。


南越王宫博物馆 章昀:

我们认为这是博物馆打破围墙,走进社区的很好的尝试。当然,相比教育功能,博物馆与交通枢纽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宣传手段,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博物馆、认识博物馆、进而走进博物馆,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承载的文化内涵。


考古文博新媒体“挖啥呢”  奚牧凉:

公共交通空间(地铁、码头等)有这种展览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不设围墙的博物馆”,博物馆不应该只局限于它的建筑内部,而应该跟更多的公众,更多的城市空间互动。当下,由于博物馆热,博物馆相关元素能在城市各个地方出现,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来说,地铁里的展览、博物馆元素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特色,或者至少是一个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用这些细节体现本地与众不同之处,让大家在乘坐不同的城市的地铁时都能收获不同的感受。


媒体人 于奇赫:

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播的方式,并不能看成博物馆的延伸。以上海为例,地铁中有很多种陈列或展览,不是装裱或展示粗糙,就是很少有人看,因为大家都很忙。地铁、机场等交通系统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非地方”,很难建立人和人、人与物的链接。人不能因为交通系统中有这样的空间而停下脚步,因为交通系统最重要的是要提醒人们抓紧时间。而新博物馆学注重的正是文化场域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以及这样互动所产生的价值——这类价值才代表着文明的方向与意义的可能性,并反思“所有人的博物馆”(museum for all)的真实意义。


这些交通系统中的博物馆的展示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仅仅是看看)、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发、评论?会给实体博物馆的展览及公共活动带来什么?会引发群体性的影响和反馈么?


因此,博物馆跟地铁、机场等交通系统的合作,是一种“无情感性”的交流,又很难为博物馆本身带来什么变化,推动了交流但缺乏改变的张力。如何从“非地方”回到“地方”,或者让“非地方”的观看、欣赏、理解能够产生对话与参与的机会,成为面对复杂现实的思想发生器,才是博物馆需要思考的。


中国交通广播FM94.8 黄瑾: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是各种交通设施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让公众在各种出行场景中获取信息。一方面因为城市中交通线网越来越密集,公众出行时间和距离也越来越长,使得交通设施传播和承载信息的能力较以往更强大。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现状,积极利用各种交通设施去传播信息。除了博物馆以外,据我所知,武汉公安曾选取一列地铁,作为禁毒专列,对整列车进行装饰,来宣传禁毒知识;天河机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曾有涂鸦爱好者选取一列有轨电车进行装饰,宣传涂鸦文化。所以,我认为博物馆和交通设施的合作,实际上也是顺应时代当下的这种情况。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会使这种合作越来越多,因为对于逐渐重视城市形象和公共环境的单位和人员来说,博物馆具有非常强的公益和文化属性,发展合作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观众:

很多人并不会刻意关注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尤其是那些平时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去博物馆的人,而地铁站作为非常公共化的空间,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和接触博物馆的文化。而且地铁站这个地点一般与博物馆没有关联,所以比较新奇,容易吸引人们驻足观看。


展览如果只是图片的话,我不会仔细看,我会觉得不如去博物馆看真的。但如果把它当做宣传手段,我觉得是可以的,但也看你怎么设计,如果只是单纯的图片罗列,对我来说不如一张好的海报。


作为传播手段,这种方式效果如何?


转化率,是交通作为博物馆传播手段值得关心的问题,也是评估其效果的标准之一。


金沙遗址博物馆 秦晴:

对于观众转化率,说实话没有进行专门的统计,但是每年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太阳节”的期间会做观众调查,其中有问题“你是如何了解到我们这个活动的?”,答案中的十几种渠道包括应用程序、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等等,其中,通过地铁了解到“太阳节”活动的观众数量应该能够排到前五。


中国美术报 赵多多:

因为我本人的关注点或者职业属性的原因,我对于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博物馆信息的接收率是比较高的,经常会特意停留下来认真看一下,但我觉得这都是存在先觉条件的。对于大多数仅将地铁等作为交通工具的都市人来说,我确实很好奇他们能否非常直观地留意到博物馆在公共空间中所做的尝试?更进一步讲,就算他们看到了公共空间中博物馆提供的信息,那么距离他们亲自去参观博物馆之间的转化率到底有多高?对博物馆来说,这样的投入到底有没有起到它所期望的宣传效果?虽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很多时候是润物无声的,但对于大多数以提升博物馆在社群中的影响力,和通过博物馆建构城市文化空间的馆舍来说,转化率的高低也是我们需要切实关注的,这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交通传媒从业者 高阳:

地铁是许多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因此,在地铁进行宣传可以显著提升博物馆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而从曝光率到转化率(即博物馆访客人数)的增长逻辑,和其他产品宣传的增长逻辑具有共性:曝光率和转化率不一定成正相关性或因果性,转化率的提升除了曝光率之外,更依赖于产品(即博物馆展出内容)本身的品质和其对受众的实用意义。


传播学有技术中性论,好的传播渠道是双刃剑。如果展出内容的品质和受众定位做好了,则以地铁为代表的交通枢纽是非常可取的途径;如果内容一般或受众定位不对,则有浪费公共空间、公众注意力资源之嫌。毕竟,城市交通枢纽是广告界的新兴“肥肉”,很多内容都想承载在这个空间载体上,城市管理者应让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如何才能使其成为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

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的可能?


金沙遗址博物馆 秦晴:

在设计北京地铁6号线的展柜时,考虑到地铁站作为公共空间的特性,周围的观众一定不是处于可以驻足观看、有大量时间停留的状态,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用特别有场景感和冲突性的这种场景吸引人们的注意。细心的人会发现,我们没有在展柜里面设置太过详细的说明牌,而是在旁边放置二维码。如果观众对这个场景非常感兴趣、想了解,就可以扫二维码,然后边坐车边看我们背后的背景介绍、云导览等等。




考古文博新媒体“挖啥呢”  奚牧凉:

其实现在大家坐地铁都要赶时间,中国的地铁流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展览,尤其是罗列成绩似的图文展信息量太大,观众不可能长时间站在展前仔细观看,这在繁忙的交通枢纽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影响其他行人的行动。因此,还是应该用简单的、醒目的方式吸引行人注意,如果想深入了解,还是应该亲自去博物馆参观。


此外,我期待地铁站能跟每个站的在地情况有所连接。希腊和中国台湾有这样的例子:地铁站里有考古现场。这些地方在修地铁时发现了遗址,于是便将其保护和展示起来。即便这些发现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出土文物也没有那么有名,但将其放在地铁中展示,体现的是一种社区思维,因为他们保留了在地文化。



这种意识在国内可能还没有那么强烈,尤其是很多地方的城市经过重大规划重新建设之后,在地社区的氛围并不浓厚。而实际上,在城市中,不同城区的甚至不同街道的居民都会有文化圈层上的不同。以北京为例,东城区与西城区,甚至磁器口街道和菜市口街道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在地性,在现代化城市中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地铁站的空间进行展示,可以动用各种手段来让观众对这个地方有更深的感触,不仅是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更是社区的一种情感联结。


所以,其实这种形式不仅仅是城市名片,或者说地铁名片,它也可以是一个小型社区博物馆,可以征集一些当地街坊的生活物件,有了这样的空间,各个地方都有了差异,整个城市的活力就更加丰富了,每个社区的人也能通过这种展陈找到归属感。


观众:

如果真的好好看展的话,我更愿意去专业性场所,更安静,更能沉下心来观察。博物馆还是跟快餐式浏览稍作区分比较好。


博物馆走进交通系统,与城市本身的发展、城市管理者对文化不断重视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进城市公共空间,这当然是值得肯定与推广,但这并不等同于博物馆、文物、甚至文化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博物馆如何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空间?

如何对不同合作方式的成果进行评估?

采取何种形式去激发人们与文物及其背后文化的交流?

这样的方式能为在地社区带来哪些益处?

……

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人们的思考与重视。


不论您是博物馆人、研究人员还是普通观众,如果您有与此相关的想法和感受,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们期待听见更多的声音。



图片来源: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成都地铁、新华网

回顾往期精彩
新展 | 大量珍贵资料一同面世,创造让你无数次感念的场所: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
闭馆、限流!多家博物馆采取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四川:三星堆遗址获专门立法保护
116站、20余万公里、150余万观众:看川博“大篷车”如何创新办馆理念,扩大“流动”外延
文旅部紧急通知!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等文旅行业室内场所防控措施
447家单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公示名单出炉
抓住夏天的尾巴!看“自带流量”的文创雪糕如何为博物馆“花式”引流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福州宣言》(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举行挂牌仪式
易西兵:做广州文化遗产的抢救者、保护者、研究者、传播者和传承者
英国执意兴建隧道 联合国警告:巨石阵恐被世遗除名
8月1日,北大红楼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中的应用及思考——以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为例
注意查收!疫情严峻,全国多家博物馆采取闭馆、限流措施
馆庆大展 | “百川汇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书画精品展”今日开幕!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